【CSDN現場報道】第六屆中國云計算大會于2014年5月20-23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本次會議以技術、應用、創新、標準、國際交流為方向,共設置了近20個分論壇,特邀了十大院士與百余位企業一線實踐者,共同技術把脈云計算及大數據發展趨勢,深入探討云計算大數據在生產環境中的核心技術、實踐經驗、革新方向與國際標準等。
5月22日下午,云計算大數據醫療行業應用論壇在解放軍總醫院醫學信息情報所所長趙軍平和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盧朝霞的主持下順利召開。來自國家信息中心、北京大學第三醫院、IBM、華大基因、廈門市衛生局、清華大學等醫院、科研單位、企業的專家,就大數據時代,醫療建設過程中遇到問題、取得的成果、未來的工作計劃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解放軍總醫院醫學信息情報所所長趙軍平
解放軍總醫院醫學信息情報所所長趙軍平擔任“云計算大數據醫療行業應用論壇”主持人,宣布該論壇正式開始。
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實踐與總體規劃
國家衛生計生委規劃司信息統計處處長許培海
國家衛生計生委規劃司信息統計處處長許培海從多方面介紹了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已取得的進展,如在區域信息平臺建設方面,目前10個省份建立了省級信息平臺,一半地市和30%的縣區基本建立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在醫院信息化建設方面,4400多家醫院開展電子病歷建設,方便群眾就醫,三甲醫院基本實現院內互聯共享,部分醫院通過區域平臺,實現區域內共享檢查檢驗結果等。同時,他還重點分析了人口健康信息化總體框架,并列舉了加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所開展的重點工程,其中有建設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和金人工程、普及應用居民健康卡、加強遠程醫療建設等。
人口健康信息化總體框架
最后他還指出了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所臨的四大困難,即新技術發展迅速,系統互聯共享難度大;標準規范尚不能滿足信息化快速發展需要;醫療衛生信息安全工作還需加強;新局勢下,傳統醫療模式向移動醫療模式轉變。
顛覆傳統的云計算和大數據
國家信息中心研究員寧家駿
國家信息中心研究員、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寧家駿在主題為《顛覆傳統的云計算和大數據》的演講中,表示信息化已成社會發展基本趨勢,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宣告成立,揭開了中國信息化的新篇章。他強調指出民生領域特別是健康醫療信息化應用即將占據我國信息化的主戰場,位置更加重要。
目前,醫療信息化也已步入新階段,后續還有來自多方面的挑戰,如發展區域醫療信息化;構建滿足需求的健康檔案數據中心;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全流程內容管理;構建健康云數據中心。寧家駿指出,在醫療健康領域里,所碰到的問題本質上還是技術和業務如何融合的問題。通過業務與技術的融合來助推模式的創新,永遠是信息化發展的方向。
云計算大數據在醫療行業中應用的思考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金昌曉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金昌曉在主題演講中分享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中所取得的成果。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所搭建的醫院信息化工程可概括為“12333”,即一個網絡平臺、兩套保障體系(信息安全體系、信息標準體系)、三層架構(基礎設施層、應用層、數據分析和展示層)、三類應用(管理信息系統MIS、臨床信息系統CIS、行政信息系統AIS、三大數據庫(運營數據倉庫、臨床數據倉庫、醫學影像數據庫)。
隨著醫療數據的大幅增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在大數據利用上也進行較大投入,建立了臨床數據中心,致力于將來自各種醫療系統(如電子病例、護理系統等)的數據進行整合,并對這些數據進行挖掘與創新利用。
中醫臨床信息學? 云夢想
中國中醫科學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王映輝
中國中醫科學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王映輝在演講中指出臨床大數據為疾病與健康規律發現開辟了新途徑,在中醫藥領域更具應用優勢。未來大數據可應用到醫療診斷、全程信息跟蹤、預測、預防、個性化治療等領域,使病人在診療過程中具有真正決策權。
最后,王映輝呼吁盡快建立國家中藥數據中心,再分區域建設。在王映輝看來,它將帶來眾多好處,比如病人可在云上預約掛號,診前準備,提供健康資料;醫院可以免去硬件投資、軟件投資,也可免除糾紛;對于醫生來說,實現流動就診,病人可在任何地方看病,在云上聯系手術后到約定的手術室去就可以。
IBM 云計算大數據科技助力醫療行業應用
IBM大中華區系統與科技事業部技術總監李永輝
IBM大中華區系統與科技事業部技術總監李永輝在主題為《IBM云計算大數據科技助力醫療行業應用》演講中,提出醫療是IBM十分重視的領域。目前IBM擁有全面的云計算解決方案及大數據解決方案,可為醫療行業面對大數據挑戰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
IBM FlashSystem820+SVC+Storwize組合,可滿足普通三甲醫院的HIS系統的存儲需求;IBM XIV可為普通三甲醫院PACS海量數據環境提供良好的存儲解決方案,IBM還可提供大型三甲醫院綜合應用存儲方案。同時IBM推出的IBM Watson開展了感知運算系統的前緣。
百萬基因組生物醫學大數據計算
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方林
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方林在主題演講中分享了華大基因在醫療行業云計算上的經驗。百萬組學是華大基因針對人類基因組展開的研究,最終是為了整合各種醫療、環境、來自穿戴設備的數據,為人類的健康提供大數據支持。目前,包括阿里云在內的更多國內計算資源,為該套系統的搭建提供了技術保證。
該百萬組學現已具有500P以上的基礎數據。如何整合和分析這些數據,是該項研究面臨的最大挑戰,華大基因目前正在GPU、大數據計算框架、數據傳輸、云計算系統搭建等領域進行著深入的探索。
電子病歷應用水平評估與醫療信息處理進展
清華大學醫院籌建指揮部信息管理處高級工程師劉海一
清華大學醫院籌建指揮部信息管理處高級工程師劉海一在主題為《電子病歷應用水平評估和醫療信息處理進展》的演講中表示,電子病例是獲取臨床信息的主要來源之一。高質量的電子病例系統,實際上是獲取優質大數據的根本基礎。電子病例系統可分為數據采集、信息共享、智能支持三個等級。目前,醫院中的數據共享還存在很大問題,醫院要想搭建病人電子病例,首先應該解決共享問題。利用匯集起來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為決策提供支撐才是共享的最根本目的。
廈門市健康醫療云分享
廈門市衛生局副局長姚冠華
廈門市衛生局副局長姚冠華發表了題為《廈門市健康醫療云分享》主題演講。他主要分析了廈門市衛生信息和現狀,從2006年開始建立了以區域電子病例共享,實現了醫院間的互聯互通,組件信息化平臺。利用二代身份證和醫保卡作為唯一的身份標識,他指出,建立這樣一個公共的服務平臺,主要是為社會為市民,第三方提供更好的服務。比如動態的健康檢測,包括微信預約方便群眾等等,這里考慮便民。
智慧醫療解決方案
臺灣云端運算產業協會專家、嘉惠集團總裁喬培偉
臺灣云端運算產業協會專家、嘉惠集團總裁喬培偉在主題演講中,主要分析了智慧醫療的發展趨勢和案例分享。如何建立醫療服務體系至關重要,結合醫療保險,利用物聯網和云端管理,從而達到高水準的居家管理。他認為,智慧醫療最關鍵的是服務體系,強調無線化、便捷化、智慧化跟感知化。
云健康助推健康產業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姚志洪表示衛生服務的發展將經歷三個階段:環境時代、醫學時代和健康時代。到健康時代,更側重于健康干預,強調健康管理是它的最大變化,服務對象也將由最初的病人轉到健康人身上。同時人們的理念也將發生變化,由最初看病消費轉變為健康投資。
目前我國的健康服務還處于健康信息數字化。健康評估,健康危險因素控制,慢性疾病管理、個性化健康教育,健康計劃指導、實施和督促做得還不到位。健康服務高度依賴信息技術,必須通過信息平臺實現服務的市場化與規模化。
新PC(個人云)時代與生命大數據
浙江數字醫療衛生技術研究院全科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鄭杰表示家庭醫療正成為美國的熱點。在美國政府的推動下,所有醫療機構及醫院都開始加入藍鈕計劃,即在它們的網站增加藍色按鈕,點擊該按鈕,用戶就可直接下載他自己的數據。該計劃背后有諸多功能,首先用戶可以看到自己以前的數據,其次用戶可以檢查自己的醫療數據是否正確,再者一些開發商可以用這些數據開發更多APP,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這一切都是以個人患者為中心。而在中國,應用開發商很難拿到這些醫院數據。
在鄭杰看來,美國衛生信息協調辦公室發起的開源項目Direct可謂偉大的創舉。在一系列協議、規范和標準下,醫院可以把數據加密傳遞給應用程序,從而衍生出圍繞人們健康的更多應用,讓個人成為自己健康照護的中心,個人健康數據隨時帶,使加強自我管理預防成為現實。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第六屆中國云計算大會專題報道,關注新浪微博直播 @CSDN云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