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8日,2014年“教育自由日”北京站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中關村校區成功舉辦了。北京站活動由中國科學院大學 (UCAS) 開源協會、CSDN CODE聯合主辦,清華大學學生網管會 (TUNA)、北京Linux用戶組 (BLUG) 協辦。該活動也是第一次在中國大陸地區舉辦,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的27個城市也舉辦了該慶祝活動。
教育自由日(Education Freedom Day,縮寫為EFD),時間為每年的1月18日,由 DFF (Digital Freedom Foundation,數碼自由基金會)發起。EFD(教育自由日)相比SFD(軟件自由日),更加側重教育領域中開源軟件(FOSS)和開放教育資源(FER)的應用。
EFD官方網站:http://www.educationfreedomday.org。
在本次活動上,來自CSDN CODE的翟京、北京Linux用戶組執行秘書B?hr Martin等給大家帶來了精彩演講。下面是本次活動主要內容報道。
翟京:開放教育在中國
來自CSDN CODE的翟京作為活動主要組織者,為我們帶來了第一個演講。他介紹說,目前已經有三大倡導“自由”、“開放”的全球性慶祝活動,如2004年發起的 “軟件自由日”(Software Freedom Day)、2012年發起的 “硬件自由日”(Hardware Freedom Day),還有2013年發起的 “教育自由日”。
接著,他為大家介紹了“OER”和“FER”的關系。它們所倡導的精神一致,差別主要在于授權協議使用上的不同。比如有的標注“All Right Reserved”(保留所有權利),有的標注適用于“Public Domain”(公共領域)等,這主要給教育資源的使用上進行了不同的權利聲明。
他也介紹了一些可以應用在教育領域的自由軟件,如自由的教育操作系統(如Edubutnu、Skolelinux等)、KDE/GNOME教育套件、網絡學習環境軟件、電子書制作軟件和目前出現的免費課程。關于可用的教育類開源項目,可參閱文章 《教育乃立國之本:教育類開源項目大匯集》。
最后,他介紹了一些目前正在中國發生的開放教育相關的實踐,如 “陽光書屋計劃”(“一人一機”平板電腦項目)、清華與北大的 MooCs課程、 網易公開課、 OLPC(One Laptop Per Child,“一娃一本”)。下面就是我們在現場看到的B?hr Martin先生帶來的OLPC計劃中使用的低成本筆記本電腦。
上面我們看到的筆記本電腦搭載的是經過定制的 Fedora操作系統,桌面環境是專為OLPC計劃開發的Sugar,每次只能打開一個軟件使用,避免分散兒童注意力。
B?hr Martin:將普通資源轉為開放教育資源的9個步驟
接下來,北京Linux用戶組執行秘書B?hr Martin主要為大家介紹了如何將普通資源轉為可以大家自由使用的開放教育資源。
他提到,部分資源使用的禁止演繹(ND)協議對于教師來說過于嚴格。如果老師們要對某個資源的一部分內容進行修改,然后拿來當做課堂資料,使用了ND協議的話就不允許老師這樣做,這對老師來說是一種限制。我們需要注意,我們可以瀏覽某些網絡資源,但并不代表我們獲得了這些資源在使用、演繹等方面的授權。
未采用開放協議的普通資源,如果要使用,要與原作者取得聯系,獲得允許我們使用該資源的寬松授權。之后,所有人都可以直接使用該資源,不用再次向原作者獲取授權,大家就會因此受益。
如果無法找到資源的原所有者,Martin建議大家不要使用這些資源;如果執意使用,需要考慮法律上可能面臨的風險,認真做好風險評估;如果原資源作者找到你的話,將有可能引來一系列法律問題。如果將這些未獲得授權的資源用于商業,是需要向作者支付費用的。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使用這些資源。
Martin介紹說,我們需要在公開資源上清晰標明它所使用的協議,以便讓使用者更清楚直接看到。開放教育資源在發布之后,可以通過特定工具追蹤資源的使用情況。資源公開方也有可能隨時收到使用者的改進建議和感謝,這對發布者來說是一種精神鼓勵和安慰。
最后,B?hr Martin介紹說,其實OER、FER之間并沒有多少實質的區別。關于如何將普通資源轉為開放教育資源,可具體參考下面幻燈片: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