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最受大家關注的文章莫過于《Mt.Gox破產,都是錯誤編程惹的禍》比特幣作為一種虛擬貨幣從誕生至今一直備受爭議,尤其是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無法獲得人們的信賴。就在日前,比特幣交易平臺Mt.Gox發布新聞發布會表示,今年2月初,平臺里價值近5億元的85萬個比特幣被盜一空,震驚!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精彩文章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下:
1.Pinterest聯合創始人Evan Sharp:視覺網站標配“網格布局”的設計過程
憑借網格布局設計,Pinterest已成為視覺網站的代名詞。在專訪中,Pinterest聯合創始人Evan Sharp為我們分享了網格布局的設計過程及Pinterest中新功能的設計思路。
2009年,當Evan Sharp和兩位朋友產生創辦Pinterest的想法時,他還是哥倫比亞大學建筑系的一名學生。
如今,Pinterest已成為僅次于Facebook、Twitter的第三大在線社交網站。Pinterest現在有22種語言版本,存在200多億由用戶產生的“Pin”。在很多方面,Pinterest的創建預示了即將到來的Web趨勢。形象展示大量圖片的網格設計、近75%為移動用戶是該網站的主要特征。Pinterest已成為視覺網站(Visual Web)的代名詞(視覺網站即為以圖片展示為主的下一代應用的集合。)
Pinterest聯合創始人Evan Sharp
現在,Pinterest仍在加大視覺設計上的投入。“Rich Pin”功能將有用的文字描述信息與圖片的類別相關聯,Pinterest利用它志在向更垂直的領域擴展;還有“Interests Project”,該服務試圖找到你還意識到的那些偏好。
近日,ReadWrite采訪了Pinterest的聯合創始人Evan Sharp,請他分享了Pinterest的創新過程,及在這些創新中所扮演的角色。CSDN對專訪進行了編譯,
點擊查看專訪內容。
2.Mt.Gox破產,都是錯誤編程惹的禍
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MT.GOX正陷入破產邊緣,這無疑給還在火熱的中國比特幣市場潑了一盆冷水。不過冷靜思考一下,這瀕臨倒閉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是不是無法避免?本文作者 Ken Shirriff 就結合2011年Mt.Gox出現的問題分析一下這個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的技術問題。
在2011年10月份的時候,Mt.Gox因為突發事故導致超過2609個比特幣的損失。(當時2609個比特幣的總價值是8000美元。如果是現在的話,這2609個比特幣價值約超過150萬美元。)不過當時在 比特幣論壇上就有相關的猜想,具體原因沒有官方說明。所以說,這次Mt.Gox被盜事件也不是空穴來風,主要原因還是軟件上的漏洞給黑客份子以可乘之機。當然這也暴露了Mt.Gox對之前事故的疏忽和軟件編程錯誤之嚴重。
當你向一個地址發送比特幣的時候,在比特幣交易過程中所要發生的事情遠比你想象的復雜得多。交易程序里包含一個微型計算機程序,而這個程序是由 Bitcoin Script語言編寫的,它的任務主要是執行這個比特幣能否交易的出去進行判斷。這個程序還能檢查公開密鑰是否和你發送比特幣的地址相吻合,如果實名驗證是有效的,那樣就能證實發送者是比特幣的真正擁有者,交易也就可以順利進行。
你可能會想知道為什么比特幣交易平臺要使用這么一個復雜的系統來進行交易信息驗證。其實他們的想法是,通過這種編程語言編寫出來的程序,比特幣就會允許多種不同類型的交易方式,例如第三方交易或者是更加復雜的 合同交易。
3.TIOBE 2014年3月編程語言排行榜:F#直逼Top10
TIOBE2014年3月份編程語言排行榜出爐,前三甲無明顯變化為:C、Java、Objective-C。
受假期影響,這個月編程語言排行榜的浮動變化不大,其中Visual Basic .NET、Transact-SQL、F#上升趨勢較為明顯。F#是由微軟發展的為微軟.NET語言提供運行環境的程序設計語言,是一門函數式編程語言(Functional Programming),函數式編程語言的特點之一便是No Side Effect,Immutable。
2014年3月編程語言排行榜TOP 20榜單:
4.借助API Telegram能否成為第二個WhatsApp
以190億美元出售給Facebook的WhatsApp,除了其擁有4.5億用戶及非常強大的網絡效應,其在API上的策略也是其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今日的成功并不能代表明日的輝煌,互聯網應用之爭永遠就沒有停歇過。在WhatsApp被收購消息發布的那幾天里,與其非常相似的即時通訊應用Telegram的用戶量也迅速增長,據說每秒就有百位用戶注冊,與同類產品相比,Telegram是更加專注安全的通訊App。
Telegram的秘密武器:公共API?
與WhatsApp不同,Telegram的創始人是來自俄羅斯的富豪及社交網絡領導者Pavel和Nikolai Durov(杜羅夫兄弟),他們宣稱Telegram是一款完全免費的應用、沒有廣告、并且開源。簡單來說,Telegram可以算是WhatsApp的山寨應用,但其在安全性上要遠遠超過WhatsApp,杜羅夫兄弟號稱在Telegram網絡上不會有任何關于此用戶的信息留存。
除了安全,Telegram能夠挑戰WhasApp的最大武器就是其公共API,開發者使用 Telegram API可以訪問Telegram官方App相同的功能,還可以與Telegram的其他功能進行集成,例如,管理聯系人、檢查通話記錄、發送和檢索消息、照片、視頻等,來構建自己的消息應用程序。
目前,Telegram官方已經發布了 iOS和 Android版本,并且基于GNU GPL開源協議,向開發者們開放了源碼。此外,一些開發者已經使用Telegram API構建了Windows、Mac OSX和Linux客戶端應用。
Telegram API支持開發者構建自己想要的Telegram客戶端來與WhatsApp形成鮮明的對比。盡管WhatsApp是基于XMPP的一個改進版發布的,但其在被收購前一個星期已經棄用DMCA。
在此不禁要問:Telgram API是否能夠成為Telegram挑戰WhatsApp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競爭優勢呢?
WhatsApp擁有非常強大的網絡效應,即使Telegram新增的數百萬用戶都拋棄使用WhatsApp,Telegram想要迎頭趕上,也還要走很長一段路。
Instagram、Snapchat、WhatsApp的迅速崛起也表明,專注于某項功能、并且創造出非常好的用戶體驗也可以快速獲得成功。如果Telegram API成功地吸引開發者創造出跨所有平臺,且非常卓越的通訊體驗,那么,WhatsApp的網絡效應可能就沒想象中的那么強大。
5.企業社交工具為何走向衰退?
有報道稱,社交協同工具越來越不利于辦公效率。原因何在……
現在的白領辦公離不開社交工具,如果不讓他們使用,這就好比丟了“靈魂”一般。社交就如同手機一樣,無論我們去哪都會帶在身上隨時拿出看一看、瞧一瞧。
企業社交辦公的目標是將工作中的員工連接在一起,其形式就像面對普通用戶的Facebook和Twitter。它可以促進交流和協作效率,特別適合那些員工分散在不同部門和位置的企業。
這張信息圖是由微軟研究院針對全球31個國家及10,000名“信息工作者”進行的調查統計。有趣的是,不同年齡階段及性別之間的差距較為顯著,在職場中采用社交協同工具辦公的卻低于20%。
令人驚訝的是(對我而言),大多數人依然選擇Email作為交流、協作和分享的主要方法。為了提高電子郵件的使用率,各個應用如雨后春筍般相繼被推出,比如iOS客戶端的Mailbox , Web平臺的Sanebox以及Android平臺的K-9,但它們并不是真正的高效,除非你每天接收的郵件不超過10封。收發或刪除郵件箱已經成為辦公室里的一道幽默風景線。由此可以看出,在20世紀90年代,Email還不是最佳的辦公工具。
Hootsuite公司制作了一個視頻,詳細介紹了使用社交工具為企業帶來的價值。使用企業社交工具將協同與社交滲透到業務流程的各個方面,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6.Gleasy CTO薛珂:成立3年,企業用戶2萬+,移動辦公蘊藏較大發展機遇
業界曾預測,2B企業服務即將成為新的春天,成就下一片藍海。而早在2007年,還沒有2B企業服務概念時,就有人開始思考該領域,希望可以自主研發一款可以解決中小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標準化產品、一個建立在云端的綜合服務性平臺,于是2011年廣州 Gleasy研發中心應運而生。之后歷經三年研發,2013年3月Gleasy格子云1.0正式上線,11月又推出2.0版本。憑借優秀的產品及服務,目前Gleasy格子云已積累企業用戶2萬多家。在2B行業中,新增企業用戶數量、活躍度等在行業中均屬名列前茅。
為了更好地了解Gleasy和國內做辦公產品廠商的生存現狀,近日CSDN有幸采訪到Gleasy(格子云)聯合創始人、技術團隊掌門人薛珂,請他分享Gleasy背后的研發故事及所處行業的發展趨勢。
Gleasy CTO、聯合創始人 薛珂
CSDN:請首先介紹一下您自己及目前負責的工作。
薛珂:我為Gleasy(格子云)CTO,創始人之一。目前主要負責主持Gleasy所有產品的研發及運維工作,研發團隊的建設和管理,同時作為首席架構師,負責Gleasy平臺底層架構及物理架構相關設計工作。之前曾先后就職于廣東省電信規劃設計院和一三九移動互聯網。
CSDN:這兩年來國內做辦公產品的廠商的生存狀態是怎么樣的?現在這個市場是藍海還是紅海市場?Gleasy在整個市場里居于什么定位?
薛珂:辦公產品領域近年來隨著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浪潮的興起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因為企業對辦公產品移動化,多終端化的呼聲越來越高。一些傳統的老牌辦公產品廠商也被迫轉型,提供基于私有云技術的移動辦公方案,部分廠商也開始試水基于公有云技術的在線辦公。在線辦公產品與傳統辦公產品有著巨大的差異性,于是給了新企業進入該行業的契機,這兩年開始涌現不少的云辦公、移動辦公的應用服務,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在國內,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但對信息化需求卻很大,在線辦公和云辦公解決方案可以明顯降低企業信息化的建設成本和使用成本,加速企業信息化的普及,因此市場容量非常大。
Gleasy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云端辦公、移動辦公、協作辦公為核心打造企業在線辦公平臺,就是為了給企業信息化提供更好的選擇。
2014年3月30日,由CSDN主辦的“開源技術大會?2014”將在北京麗亭華苑酒店召開。多位開源界資深人士將出席大會并發表演講,歡迎大家親臨現場與大牛零距離交流。 CSDN會陸續發布參會講師的系列采訪,談談他們將在本次活動分享的內容,目前已采訪講師有:Thomas Yao:開源社區最缺有能力的領導者、羅聰翼:付出和回報在開源世界成正比。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關注CSDN研發頻道微博或訪問CSDN研發頻道。
下一篇 云計算三大主流陣營的競爭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