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計算、移動、大數據等新技術的迅速發展,企業信息移動化逐漸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作為企業移動化端到端解決方案提供商, 南京烽火星空通信發展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烽火星空)以客戶需求為驅動,憑借深厚的行業積累,快速適應變化的能力,已累計為4000多家大小企業提供了移動信息化解決方案。烽火星空始終堅持開放、標準的技術路線,以“平臺+應用”模式幫助企業快速布局移動端,已成長為企業移動信息化領域的一顆明星。
一個企業的成長與成功,絕非偶然。近日,CSDN有幸采訪到烽火星空業務產品部研發總監徐國龍,請他分享烽火星空背后的成功之道及獨到的研發團隊管理經驗。
烽火星空業務產品部研發總監徐國龍
CSDN:您目前在烽火星空主要負責什么工作?以前的從業經歷是怎樣的?
徐國龍:我目前在烽火星空擔任移動應用平臺產品的技術管理工作。
2003年畢業后,我一直從事軟件研發工作,做過兩大方向的產品,最開始在通信行業做通信系統軟件,然后在企業市場做企業移動化相關的產品軟件。整體而言,所做過的項目既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但它們卻都給我帶來了極有價值的寶貴經驗。
CSDN:您主要關注哪些技術領域?
徐國龍:目前的工作內容是企業移動信息化軟件產品的研發。因此,主要關注移動應用開發相關的技術和動態,瀏覽器引擎的技術發展,企業信息系統的中間件產品,以及軟件行業的通用技術組件,關注W3C等組織相關的標準規范的制定和推進情況,對開源的軟件技術和產品也保持了很高的熱情度。
專注于企業移動信息化領域
CSDN:烽火星空目前主要專注于哪些領域?
徐國龍:烽火星空從成立起,十年來一直專注于企業移動信息化領域,目前是企業移動應用平臺的優秀品牌,也是為數不多能夠為企業提供移動化端到端解決方案的廠商之一。
我們公司的產品目前涵蓋了企業移動化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兩大類:
(1)應用層:包括移動郵件、移動辦公套件、企業信息機、iorder銷售管家、imobi外勤管理等;
(2)平臺層:ExMobi――企業移動應用平臺、MIAP――PaaS型企業移動應用云平臺以及mobileArk――企業移動化管理平臺。
CSDN:相比業內同類企業,貴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徐國龍:從產品競爭力這個方向來看,我們的競爭力體現在幾個方面:客戶驅動、行業積累、快速進步。
核心競爭力一:以客戶需求為驅動,專注本土化
首先是客戶驅動,產品功能不是來源于憑空想象,而是切實立足于用戶的需求。
在移動應用開發市場上,國際上不乏大牌廠商對中國市場虎視眈眈,不少企業將移動化技術作為自己的戰略方向。
然而在實際的項目PK中,是什么原因讓這些國際巨頭鎩羽而歸,是因為烽火星空專注于中國本土的企業移動化,是因為我們的產品更接地氣,是因為我們更懂客戶。
不少人可能缺乏想象力,認為技術是沒有國界的,國外大牌廠商的技術應該更好。實際情況是,文化、傳統、審美、技術是不可分割的,具有很強的地域性,中國確實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而烽火星空很好的適應了這個特殊性。
在企業移動化技術領域,對比國外大牌廠商,烽火星空和企業客戶走的更近,更接地氣。我們自己的產品,首先是自己人在用,其次有大量的項目和客戶積累,絕對不是閉門造車的產品。
可以舉幾個例子作為佐證:
Android手機的消息推送,Google提供了標準的API和服務GCM,但大部分國外廠商似乎不了解,中國大陸根本用不了;而烽火星空則正對這個場景,采用對齊喚醒等方法,提供了高性能低耗電的企業推送服務,連企業的推送信息安全也解決了。
類似的還有表單的離線處理,后臺定位,文檔的在線加密查看,公文手寫簽批,等等,這些具有鮮明的本土和行業特色;獨立看這些功能點,也許覺得沒什么技術含量,就如我們看長城的磚塊,也覺得沒有什么特別一樣,但一個個細節組成一個產品,就形成了產品的競爭力。烽火星空正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認真理解了企業的需求,才開發出符合用戶要求的平臺產品。
這些具有行業特色的功能,雖然可以幫助企業快速實施移動信息化,卻有時候會被一些友商理解為“封閉”“不標準”。對此,我們可能會簡單的以“用戶滿足就是我們的標準”來避免爭論。而實際上,我需要澄清一下的是,我們走的是開放、標準的技術路線。
什么是標準?標準本身是為了規范接口,實現不同產品、廠商、技術體系之間的對接、協同和集成。烽火星空實施了數千的項目,對接的系統、友商產品不計其數;可以集成別人也可以被別人集成;在產品之上可以以各種形式開發插件;使用的組件、協議、庫都是業界廣泛的標準,技術原理、接口細節都以詳盡的文檔對外公示;怎么可能是“封閉”的呢。
很多同類產品,經常以標準、靈活性自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號稱“我的技術體系是HTML5”的,HTML5似乎成了漢獻帝,各路諸侯都要把他納入旗下,以標榜自己是正統。烽火也支持,但很少標榜。近距離觀察很多國外廠商,套個系統瀏覽器的殼,掛個Phonegap的庫,就可以號稱自己是標準,這是一個程序員1天就可以達成的,這是多么廉價的解決方案,真的是萬能的嗎?依托這個解決方案,就可以號稱“我給了你筆和紙,你可以畫出你想要的任何東西”。但是,你能保證每個人都是藝術家嗎?
對比來看,烽火的產品提供了多樣的選擇性,在一定的場景下,它可以是打字機、圖像印章,也可以是筆和紙,殺牛用牛刀,殺雞用菜刀,有最合適的選擇,簡單可靠而不失靈活性。
HTML5不能做的還很多,各個應用市場上,HTML5的應用比例非常非常的小。HTML5缺乏的現成的組件還非常有限,沒有現成的錄音、拍照、錄像、條碼、圖表等太多的行業組件,也缺乏一些重要的能力,例如單頁面的旋轉和高級的動畫,也許你可以曲線救國自己找到解決方案,但工作量可能會嚇到自己。HTML5只是一種呈現引擎,只是企業移動化解決方案中的非常小的部分,絕非全部,這種技術領域的“主義”之爭,缺乏建設性意義;過于宣揚,是一種缺乏自信的行為。
有時候,我們會強制自己以“自卑”的心態,來比較同類產品的優勢。但往往調研完畢后,我們發現自己很難自卑起來。這絕對不是自夸,而是實事求是。有些項目,在客戶經過實際的POC技術驗證后,項目招標階段,國際廠商有時會直接打出“免費”牌,以抵擋烽火的技術優勢。
核心競爭力二:依托公司平臺產品,擁有深厚行業積累
其次,是大量的行業積累;每年實施的大量項目,為產品提出了各種各樣的需求,產品在用戶這邊落地生根,同時很大程度上豐富了產品的功能,使產品的功能切實和行業結合起來,產品的性能和穩定性也得到長期和廣泛的實際驗證。
不同的客戶,需求千差萬別;燕瘦環肥,各有各的嗜好,不同的企業,在移動信息化上的要求可謂趨舍萬殊;IT構架、實施規范、項目管理流程、企業文化、審美、領導的意見、實施人員的技能水平…,都可能對產品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做好一個企業的平臺型產品,就好比在一家店里同時賣婚慶和殯葬用品,可以說是一個比較有技術含量的活。
烽火星空已經累計給4000多家大小企業提供了移動信息化解決方案,平均每年為300多家企業服務;這樣的速度,在行業內是非常少見的。我們并非有三頭六臂,而是依靠工具和平臺來提升我們的效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具,公司的平臺產品就是我們快速實施企業移動化的利器。
核心競爭力三:迅速適應市場變化 保證產品的快速進步
最后,是產品的快速進步。移動信息化技術日新月異,五年前的市場與技術格局和今天已經大相徑庭。烽火星空的產品也緊跟潮流,進行快速提升,適應市場變化。烽火星空是最早一批進入企業移動化領域的廠家,大浪淘沙,如今能堅持到現在的很少了,烽火星空依靠的就是持續的技術創新。
在手機內存還不到1兆的時候,烽火星空就已經開始為企業提供移動化解決方案。前些年,企業移動化還停留在萌芽階段,不少是政府機關進行采購。烽火星空這個時候就已經實實在在為不少企業提供嵌入企業生產流程的解決方案。
而當Android和iOS出現的第一天,我們就開始進行跟進;在微軟將Windows Mobile淘汰,換成Windows Phone,又將Windows Phone 7拋棄,換成Window Phone 8,我們也倍受折騰。這些雖然花費了我們很多的精力,但也獲得了很多收獲。例如,目前在跨平臺開發技術上,雖然各路諸侯都號稱全平臺,但實際上只有烽火星空對Windows Phone 8進行了完善的支持。
我們從關注于客戶端的界面渲染,到關注于企業移動應用的安全性,到關注于整體解決方案,引入設備管理等。產品的性能和穩定性也在不停提升,例如原來我們的推送服務器,3年前只支持5萬用戶同時在線,我們不斷改進,目前我們將它提升到可以支持100萬人同時在線。
CSDN:請列舉貴公司的1至2個拳頭產品。該產品在產品設計、技術實現上有哪些創新之處?
徐國龍:首先,是烽火星空的ExMobi產品,提供企業級的應用開發解決方案,在應用的開發、測試、發布、升級各個階段,在安全、統計、管理等各個方面,都有對應的工具和方法,是一個企業應用開發的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
其次,是MobileArk產品,關注于企業的移動應用安全管理,涵蓋的范圍更廣,是一個超級強大的標準產品。包括移動設備管理MDM、移動應用管理MAM、移動郵件管理MEM、移動內容管理MCM、移動安全管理MSM(提供網絡通道安全、應用安全沙箱、應用安全通道)、統一用戶管理UUM(提供組織架構管理、用戶認證鑒權、單點登錄SSO、分級分域管理)、企業移動門戶(為企業提供一個應用門戶(包括企業應用超市))。
大數據還是“花骨朵” 離企業實際需要還有一定距離
CSDN:在您看來,云計算、大數據及移動為代表的新技術給傳統企業軟件帶來了哪些沖擊?
徐國龍:我認為移動應用、云計算、大數據是適應潮流的新技術,目前移動應用已經鮮花盛開,云計算含苞待放,而大數據還是一顆小花骨朵。
這三項技術,承載了應用的“端”和“云”。智能手機是用戶側的硬件平臺,而云計算是服務器端的硬件平臺;移動應用和大數據是軟件平臺。
移動應用主要負責是數據的呈現,是企業信息的一個重要門戶,很快會成為主門戶。企業的后端系統,例如傳統意義上的CRM、OA、ERP等系統,除系統管理門戶外,逐步退化為以純后端服務為主,為移動應用提供數據接口。
大數據承載云端的處理邏輯,會成為企業的數據庫和應用服務中間件,將來可能會和目前的關系數據庫產品并駕齊驅。
每次技術上的變革,都給企業帶來新的機遇,而給固步自封的企業帶來沖擊。
目前來說,云計算已經比較成熟,很多大型企業,已經利用云計算來實現硬件資源的分配管理,為企業帶來成本優勢。
關于大數據技術,目前看來,似乎離企業有一定的距離。企業一般是需求驅動的,而不是技術驅動的,企業的系統是一個演進而非變革的過程。相當多的企業,傳統的關系數據庫等技術可以滿足自身的業務需求,不急于進行變革。但大數據技術的確在快速改變著一些行業的業務系統,例如交通、物流等。當大數據不再是一個高科技的代名詞時,而是像數據庫這樣耳熟能詳,企業會以更加平和的心態來接受這項技術,這個過程也許會很快。
“快速”的烽火平臺助力傳統企業系統簡單走向移動端
CSDN:傳統企業軟件遷移到移動端所面臨的困難有哪些?烽火星空是如何幫這些客戶解決這些難題的?
徐國龍:企業面臨的問題,目前主要是“平臺選擇困難癥”。
傳統的企業系統,例如OA、ERP等系統,在它們誕生的時候,應該說還沒有Android、iOS、Windows Phone;軟件廠商提供的基本都是BS的構架,用戶界面是基于PC瀏覽器的,一般沒有移動應用客戶端。現在,企業如果要開發移動應用,面臨多種方式的選擇:
第一種方式,存在的困難多種多樣,有些系統,特別是OA,種類繁多,定制度高,或者已然找不到相關的開發團隊;另外,移動客戶端要求的功能非常具有個性化,也有可能需要和多個后臺系統對接,單純的OA客戶端或者ERP客戶端,難以滿足企業的需求。
第二種方式,移動應用開發,對技能要求比較高;一般至少得支持Android和iOS系統,各個平臺開發方式差別很大,在不選用中間件平臺的情況下,這意味著至少需要兩波人來開發,項目協調、管理、功能同步、發布都是問題。另外一個突出的技術問題是,企業的需求變更頻繁,而傳統上的原生開發,開發周期較長,iOS發布過程甚至受限于蘋果,不足以應對變化,IT管理人員的風險控制力大打折扣。
第三種方式,中間件廠商繁多,存在選擇困難。國際品牌的軟件廠商,花大力氣宣傳他們的中間件,但實際的產品卻拖了后腿;一些企業在選用了高大上的國際品牌后,很快發現這些產品的技術局限性,支撐的不到位,使得項目最終一地雞毛,陷入進退兩難的泥潭。
烽火星空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進軍企業移動信息化領域的公司,為諸多客戶解決了難題。客戶在選用了烽火的平臺后,第一個感受就是“快”,開發快、發布快、維護快。“快”,是烽火星空產品最重要的特點。
記得大約一年前,烽火星空給AO史密斯做技術演示,AO史密斯的IT負責人要我們將他們的Sharepoint系統進行移動化,僅僅出于試試看的心態;我們的一個美工當天過去,了解情況,得到測試賬號;第二天,這個IT負責人表示,他被“震驚”了,因為他完全沒有想到,這個美工已經完成了一個完整流程的開發,而且界面精美;如此快的實施速度,是少見的。
企業業務的一個特點是需求變化快,烽火平臺的特點,就是能快速適應變化,而且實施簡單,需要懂的技能比較純粹。我們不一味追求技術的高深以體現產品有多么牛,而是以務實的心態,交付穩定可靠的功能。
CSDN:您如何看待企業移動信息化建設的未來發展前景?烽火星空的未來發展規劃如何?
徐國龍:企業的移動信息化,似乎比智能手機的發展慢了半拍,目前可以說已然起步,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真正認識到移動信息化的重要意義,開始花大力氣進行投入。這個前景是非常好的。
烽火星空不同于外包型的移動應用開發提供商,是它有平臺產品,同時提供移動應用的實施。而現在企業在建設移動信息化,在規劃中就非常明確的要求必須是“平臺+應用”的模式。這對烽火星空是非常大的利好。
烽火星空將長期持久的扎根企業移動信息化,提供更多的組件、服務、工具,做一個“專業的企業移動信息化技術和產品提供商”。(記者:陳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