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計算的逐步落地,計算和存儲技術已經有了既定的發展方向,相比之下,網絡技術的發展顯得有些滯后。主要原因在于傳統的網絡架構主要是靠硬件實現的,從而形成了一個比較封閉的生態系統,一些網絡硬件廠商形成的壁壘很難突破。SDN在理論上在這個壁壘上打出了一個缺口,而由運營商最先提出的NFV技術則從硬件層面給了傳統網絡廠商致命一擊。
SDN和NFV對于市場占有率不高的網絡設備廠商來說無疑是一個另辟蹊徑的機會,他們有一定的網絡技術基礎,但是沒有巨大的既有利益“包袱”。所以,博科一直致力于OpenFlow的研究,在2012年底收購了開源網絡軟件廠商Vyatta(Vyatta在古印度語中是“開放”的意思),并在2013年成為OpenDaylight的創始成員,并從這個角度來說,博科是一家比較有遠見的公司。
2014年6月17日,博科宣布推出博科Vyatta平臺。博科Vyatta平臺支持增建應用云和用戶云,是業內第一次實現這個開放式戰略。據博科北亞區運營商業務與戰略業務關系部門總監劉韋成透露亞太地區和中國的核心云服務商和電信運營商運營商已經開始了對Vyatta平臺的測試工作。
劉韋成介紹這是博科長期戰略的第一階段,為云和電信運營商提供開放式的模塊化網絡平臺。企業級客戶將不是博科的直接用戶,博科將通過云服務商和電信運營商為企業用戶提供服務。
博科Vyatta平臺符合ETSI NFV ISG的要求,包含基于開放標準和開源計劃的網絡功能虛擬化(NFV)和新興的軟件定義網絡(SDN)技術。
博科Vyatta平臺的架構包含三個核心層:NFV連接服務、SDN結構服務和功能編排。這個開放式架構的每一層都是模塊化的,讓客戶能夠選擇適合其特定數據中心要求的產品和/或解決方案:
功能編排:引入OpenStack的廣泛功能以及廣泛的可互操作的第三方配置與編排層。
這個平臺開放和模塊的特性實現了互操作性,為客戶帶來更好的選擇。層間通信采用基于標準的透明協議和方法,包括REST APIs和NETCONF/YANG模式,確保配置的互操作性。
劉韋成表示:“如今的虛擬化網絡越來越復雜,這使得無法依賴一家廠商來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對服務敏捷性和可擴展性的每個要求。博科Vyatta平臺是業內第一個真正的開放式平臺,支持越來越多致力于開放式標準和開源項目的廠商生態系統,讓尋求軟件解決方案的云和電信提供商獲得新的收入來源,并重新獲得網絡的控制力。”
通過采用博科Vyatta平臺等軟件平臺方法,客戶可以控制基礎架構的每一個層,確保它們采用合適的組件并更快速地適應不斷變化的業務狀況,同時降低資本和運營支出。
劉韋成還表示:“每種SDN和NFV技術是針對具體的問題,而這個平臺方法將加快全面實現現代化網絡模式。此外,通過與行業合作伙伴合作,我們將繼續擴展博科Vyatta平臺,推進互操作性并確保平臺達到運營商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