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是華為積累最為深厚的一塊,5月25日的華為網絡大會以“敏捷已來?Weaving The Future”為主題,意在與行業伙伴共同分享與探討敏捷網絡的實踐與未來,幫助企業快速步入敏捷時代。期間,華為企業BG中國區總裁馬悅和華為企業BG中國區副總裁、Marketing與解決方案銷售部部長胡忠華一起接受了采訪。
2014年華為企業BG可謂動作連連,從3月份的“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到4月初的“FusionSphere用戶論壇”,再到4月中旬的“華為存儲新品發布會”,5月25日的“華為網絡大會”,覆蓋了數據中心的網絡、存儲、虛擬化這幾個最主要的產品線,也難怪會有人說華為是最有希望替換IOE的國貨。
我們希望通過幾年的努力,成為中國政企行業ICT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和最佳合作伙伴。
馬悅也表示了華為在這方面的決心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華為在這么多產品線上面,面向中國的政企行業,形成了三大端到端的行業解決方案,其中第一個就是敏捷園區的解決方案,敏捷網絡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僅是軟件定義網絡,更重要的是在園區實現了有線無線一體化;第二個是云計算數據中心的解決方案,包括有網絡交換這些內容,也包括我們的存儲、服務器、操作系統;第三個解決方案,就是大家都非常關注的智慧城市,我們有一個專門的團隊在做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現在住建部批準的190多家、第一批的智慧城市的試點城市當中,我們已經在積極參與住建部的標準化組織研究和相應產品解決方案的拓展,而且已經在國內有一些城市和區域做了一些智慧城市的應用。
在過去25年,華為主要做運營商的業務,多是直銷的模式,未來企業業務領域將長期堅持被集成戰略不動搖,主要聯合廣大合作伙伴共同給最終用戶提供有競爭力的、技術創新的、差異化的解決方案,為客戶創造價值。
“被集成”這一點在華為的各條產品線中均有體現:FusionSphere用戶聯盟中150多家企業,都選擇FusionSphere作為標準的云平臺,將自己的軟件集成在其上;華為OceanStor OS憑借最簡單的管理軟件,實現了多家存儲廠商的存儲整合,幫助用戶接管已有存儲,保護用戶投資,最終實現異構平臺的平滑融合;敏捷數據中心云聯接方案能與業界主流的云平臺,例如VMware、微軟、OpenStack及華為FusionSphere實現了無縫對接,華為將把敏捷控制器的南北向接口開放,從而給行業客戶一個開放的自定義空間,與合作伙伴一起構建起敏捷商業的實踐,讓他們更聚集在業務的變革和轉型上。
企業BG中國區總裁馬悅(左)與華為企業BG中國區副總裁、Marketing與解決方案銷售部部長胡忠華(右)
無論企業業務也好,運營商業務也好,大家都面臨著技術融合所帶來的挑戰和機會。胡忠華介紹,很多客戶希望在面向ICT的建設,特別是數據中心建設過程中,廠家能夠給它提供從網絡到計算,到存儲,到虛擬化,整體的解決方案。因為他們目前有大量設備都是五花八門的,很多工作浪費在了協調不同廠家的設備身上,對技術融合有很大的訴求。為了應對ICT技術融合的挑戰,華為公司的組織架構做了轉型,整合了整個企業BG和運營商BG的研發資源,打通各個產品線之間的部門壁壘,充分發揮華為多產品線的優勢,形成一個端到端的ICT解決方案。因此今年的網絡大會,也由去年的HENC(Huawei Enterprise Networking Congress)改名為HNC(Huawei Network Congress),不再僅僅是面向企業,而是面向全聯接的時代。
聯接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今天越來越多的機會都在虛擬世界中產生,所有的企業都會成為互聯網企業,所有的網絡都需要敏捷起來,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得優勢。
敏捷網絡首次發布于2013年的華為企業網絡大會上,是業界首個以業務和用戶體驗為中心的網絡,提出了三大敏捷:業務敏捷――全球第一個業務隨行的網絡、管理敏捷――全球第一個能感知IP質量的網絡、演進敏捷――全球第一個軟件定義的園區網絡,能給企業帶來卓越的體驗、高效的運維、快速的創新。目前,華為的敏捷網絡在全球已在近200個網絡進行商用部署,廣泛應用于政府、金融、醫療、大企業、交通、教育、廣電等7大行業。
相較于互聯網企業,這些傳統行業的企業更趨向于保守,他們在技術上更需要的不是創新,而是能夠傾聽自己聲音的解決方案提供商。2013年華為開始選擇一些主流的、大的集成商和ISV,和研發團隊共同來探討這個行業里的需求,并把這些需求,直接用到研發中去。已經有20多家合作伙伴,跟華為開展了這個方面的合作。
在此基礎上,華為對敏捷網絡方案范圍作了全面擴展,展示了一個端到端、惠及產業鏈的敏捷網絡架構,包含了敏捷分支、敏捷園區、敏捷數據中心、敏捷廣域四大解決方案,以及其核心――敏捷控制器。基于軟件定義的思想,華為對敏捷網絡的獨特價值帶到了數據中心網絡和分支網絡,此次新發布包括:
華為在網絡技術的愿景并非止步在敏捷網絡,作為中國未來網絡產業創新聯盟的成員,本次網絡大會上,華為也多次提到了“未來網絡”這個字眼,胡忠華從以下幾個層面談了華為面對未來網絡的策略:
第一,提供無處不在的寬帶連接。大家有一種感覺,我們現在大概的聯接是50億的聯接,但是未來可能是幾倍,甚至幾十倍的物聯網的聯接,要支撐這么多互相聯接的話,需要更寬的聯接,這是時代第一個變化。
第二,軟件定義網絡。以前的網絡主要是硬件定義,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開放性,未來軟件定義是基于通用的硬件以及交換機,來構建網絡基礎架構。
第三,本身業務平臺的開放性,基于標準的開放平臺,才能夠有更多的業務提供商,在這上面開發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