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煜堯,Dummi Studio聯合創始人之一,與陶冶、藍星燦、陳杰3位骨干成員一起,完成了由中科院和北京郵電大學共同承擔的密碼學方面的研究項目。作為一個具有Geek基因的小組,他們非常熱愛IT行業,熱衷于嘗試和實踐各種最新最酷的技術。目前,楊煜堯帶領Dummi Studio小組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社交網絡、LBS等領域進行了多種探索,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包括Windows Phone平臺應用FootMark和Jike Browser、Android LBS 社交應用 Lugo、基于微信平臺的企業內部管理系統Baixiang Medical、iOS 平臺應用Tianlizi等。
低調、文靜、靦腆是楊煜堯給筆者的第一印象,其實就是現下流行說的宅男氣質,但采訪中聽到楊煜堯對于產品、技術、職業規劃的看法時,筆者才知道原來從普通的宅男到男神就只隔了“認真”兩個字,無疑驗證了那一句話――認真的男人真帥氣。
訂閱“AWS中文技術社區”微信公眾號,實時掌握AWS技術及產品消息!
AWS中文技術社區為廣大開發者提供了一個Amazon Web Service技術交流平臺,推送AWS最新資訊、技術視頻、技術文檔、精彩技術博文等相關精彩內容,更有AWS社區專家與您直接溝通交流!快加入AWS中文技術社區,更快更好的了解AWS云計算技術。
密碼學方面的研究項目,涉及到了很多的HPC需求,為了協調成本與運算實驗的平衡,Dummi Studio選擇了AWS 計算服務EC2,這也是楊煜堯及其團隊開啟AWS之旅的初衷。以下,讓我們通過采訪實錄來了解楊煜堯這場成本作祟的AWS之旅。
圖:Dummi Studio 楊煜堯
CSDN:Dummi Studio主要專注于嘗試和實踐最新最酷的技術?目前都有哪些嘗試,最新最酷的技術都嘗試是否給人一種沒有重點的感覺?
楊煜堯:我們幾個小伙伴都是屬于興趣驅動的人,只要大家討論覺得某件事情有意思,我們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去做。此外,小組成員之間非常互補,所以大家做起事來都很愉快。不過目前小組還處于什么都想嘗試的階段,一直在探索適合我們的模式。像之前做的一些應用,可能產品不錯,但是在運營上就缺乏一些經驗。你說的沒重點其實是我們的一個特色,因為我們學東西很快,加上從小就接觸計算機,有一定的基礎,所以IT方面的各個領域都會去實驗一下,我們想通過這些探索找到適合我們的領域。
CSDN:對于云計算這個領域都有哪些的探索?
楊煜堯:那倒沒有,我們使用AWS云計算服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科研項目,剛好使用到了云計算技術來降低成本,節約時間。我們的科研項目不在乎云不云計算,但是云計算的按需付費、動態擴展等本質剛好滿足我們高性能計算的需求,可以說是需求導向,恰巧最新的云計算技術能夠滿足我們計算和成本的需求,所以就選擇了云計算服務。
CSDN:驅動你們采用云計算服務的最大需求或是最大挑戰是什么?
楊煜堯:我們有著很多的科研項目,不少集中在可網格化的HPC應用。隨著項目的進展,研究小組需要能隨時根據研究進度去部署HPC實驗項目。從成本角度考慮,由于單獨科研項目經費有限,很難支撐團隊為單個項目購買服務器,或者租用固定的設備進行運算實驗工作。從人力資源角度考慮,這是一個由學生組織的小組,成員都專注在各個項目的推進,沒有專門的后勤支持團隊,如:IT支持人員,為每個項目的實施提供IT基礎架構的支持;IT實施需要每個科研項目團隊自己去推進和管理。因此,彈性計算、按需付費的云計算就成為我們考慮的既能滿足他們高性能計算集群的需求,又需要能很好地控制成本、并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里完成項目的實驗工作。
CSDN:在決定使用AWS云服務之前,嘗試了國內哪些云服務?是否做過一些比較?最終選擇了AWS云服務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楊煜堯:我們做過比較,簡單的說就是――貴!
最初考慮使用云計算平臺的時候,也做過各家云計算平臺的比較,包括華為云、阿里云、盛大云和騰訊云,騰訊云關注過,并沒有實際使用過;測試華為云主要是因為200元的試用券,華為云當時是可以按小時和包月來計費的。
另外我們需要的配置國內服務商無法提供。
我們使用的機器是E5處理器16核,虛擬化32核,60G內存,這樣的配置國內幾乎沒有,而且我們使用的機器價格也很比較低,價格也相對于國內的云服務商便宜 ,而國內云計算服務提供商來看,首先是很少有這么高配置的機器,另外相對配置的機器價格也很貴,而我們的項目需要高配置機器完成計算任務,同時對價格又非常敏感.。
選擇AWS的時候我們算過一筆賬,按照每臺雙路E5服務器2萬元的部署成本計算,為了在3個月內完成項目計算,Dummi Studio需要部署大約500臺機器,成本高達1000萬。而Dummi Studio為AWS競價型實例僅支出了不到50萬,自主運營的成本大概是采用AWS服務的20倍,所以最終選擇了AWS。
但是,這個便宜也僅限于競價型實例,其他的實例模式不一定。
CSDN:國內使用AWS海外服務的用戶,部分反應網絡速度慢,你們是否有網絡傳輸速度方面的問題?是不是也有一些優化?
楊煜堯:我們有做了一下優化,通過VPN連接到我們設置在VPC里的controller節點,這里controller節點和其他cluster的連接速度很快,然后我們通過管理controller節點并使用運維腳本來管理整個集群,這樣的話我們對網絡的要求不是很高,AWS國外區域的機器的延遲對我們來說在可接受范圍之內。
圖:Dummi Studio的網絡解析
你說的慢還有一種說法,如果是企業利用AWS服務向用戶提供服務的慢,這種慢可能就無法忍受,但我們自己在使用這個服務的慢是可以忍受的,就如連VPN玩國外的游戲,200-300ms的延遲,這是可以忍受的,但是給用戶提供服務,用戶購買服務那對體驗的要求就很高,也就無法忍受。另外國內網絡情況相對比較復雜,有骨干網、南北的電信網等都需要考慮。
CSDN:你們使用了AWS哪些服務,你覺得你們最大的創新之處在哪里?
楊煜堯:我們主要使用了Amazon EC2 On-demand Instance & Spot Instance、Amazon Virtual Private Cloud、Amazon Simple Notification Service。
Amazon EC2是AWS所提供的一項web服務,可在云中提供大小可調節的計算容量。通過Amazon EC2,可以縮短獲取并啟動新服務器實例所需要的時間。在計算要求發生變化的時候,可以快速擴大或縮小計算容量。而計算服務收費方面,Amazon EC2則實現了按照實際使用的容量收費,能確保費用的有效支出。
Amazon EC2提供了三種收費模式:預留實例、按需實例、競價型實例。我們主要采用了競價型實例,這是一個基于供求關系的、可實現自動確定。因為這類實例的價格是實時浮動的,我們根據亞馬遜AWS提供的接口,編寫了一組外圍腳本和元腳本實現自動化部署和控制,在競價實例模式中,在競價高于現貨價格時,系統自動開啟實例;當現貨價格高于競價的時候,系統自動停止實例;所以在不考慮時間因素的情況下,它可以為Dummi Studio節約更多的成本,并能確保實例的可用性和可連續性,非常適合大規模和動態工作量的處理。
創新的地方,我覺得是我們編寫的一系列的腳本,這是我們非常自豪的地方。競價型實例比較適合有計算需求、計算任務是可中斷可拆分同時對網絡速度不那么敏感的用戶,因為目前中國AWS服務還未正式開放,也許不久將來這個腳本會成為的一個產品。
CSND:在使用AWS的時間里,有沒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的?
楊煜堯:競價型實例便宜是便宜,但是并不穩定,因為價格實時在浮動。如果想使用競價型,你的任務就要是可中斷的,或者設置某種機制可以適應可中斷,讓任務盡量細粒度的網格化,這樣就使用競價型實例,另外就目前使用海外服務來看,還要求對網絡速度不那么敏感才可以。
亞馬遜提供了很多API,大家可以利用這些API,自己做一些事情,提高效率。
總的來說,要使用AWS云服務需要在配置、價格和網絡三方面做平衡。
CSDN:是不是可以分享一下之前Dummi Studio的產品?
楊煜堯:主要有Windows Phone平臺應用APP FootMark和Jike Browser、Android app Lugo、基于微信平臺企業內部管理系統、iOS 平臺應用Tianlizi等。其中 FootMark榮獲2011微軟“創新杯”全球學生大賽中國區總決賽一等獎。
CSDN:未來對于創業是如何規劃的?
楊煜堯:我對創業是有一種莫名的熱情,希望和我的團隊們一起干出一番事業。最近在做一個小課題,通過之前編寫的的腳本,是不是可以讓這個服務能夠本來不能進行中斷的任務定時或者按照某種方式去保存工作狀態,在下次重啟任務時讀出工作狀態繼續運營任務,來解決那些無法可中斷的任務來使用這種競價型實例,從而完成大規模自動化的運維。這是目前的想法,暫時還沒有落地的。
未來創業還沒有具體的方向,我們團隊能夠做好產品,但是運營方面有所欠缺,也希望能夠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未來希望做到兩點中的一點,要么將一個很好的創意付諸于產品,要么就是產品有很高的技術含量,通過技術壁壘來取勝,未來希望能夠做到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