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對于一家企業的重要性不用多少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不管是從視覺傳播方面,還是對于傳達企業精神和文化理念方面,小小的一個Logo都處在一個舉足輕重的位置。因此,Logo所發揮的作用毋庸置疑。
縱觀全球,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Logo,能夠深入人心的不計其數,比如,Apple、Microsoft、Google、IBM、Nokia、Motorola等。事實證明,任何高科技的標志都有著漫長而悠久的歷史,一步步演化而來。
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下那些巨頭公司Logo的變遷史。
一、Apple
Apple的第一個Logo
Apple公司的第一個Logo,始建于1976年,是由Ron Wayne用鋼筆畫的,設計靈感來自于牛頓在蘋果樹下進行思考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蘋果也想要效仿牛頓致力于科技創新。
1997年,Steve Jobs重返Apple后重整公司,將品牌定位成簡單、整潔、明確 。
2007年再次變更為金屬帶有陰影的銀灰色。蘋果Logo的來由多被誤解為“圖靈自殺時吃了一口的氰化物溶液蘋果”。
這個標志大家肯定很熟悉了,蘋果公司一直沿用至今。
Apple的Logo上沒有標識出公司名稱,只有很少的幾家公司會這樣做。但Apple的Logo卻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公司標識之一。正是這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現已成為街知巷聞的國際品牌。
二、Microsoft
視窗操作系統的成功讓Micosoft譽滿全球,微軟的Logo一直都是以文字為主。
微軟公司第一個Logo使用于1975年到1979年,“Microsoft”一詞源自“微機”和“軟件”(分別對應單詞“Microcomputers”和“software”),強調的是兩者的結合。最初,企業名稱被稱為Micro-Soft。
1980年到1981年,微軟開始使用第二個Logo。Jeff Hansen表示,第二個Logo反應了當時個人計算機和視頻游戲文化。
1982年到1986年,微軟使用第三個Logo,這個Logo中微軟推出了風格化的“O”,通過類似連字符的線,意味著“Micro”和“Soft”開始完美結合起來。
1987年到2012年,微軟使用第四個Logo,這是微軟使用時間最長的Logo,也是今天大多數人都熟悉的標志,與早期的Logo相比,該Logo看起來更加可靠和穩定。
2012年微軟開始更換新的、更豐富多彩的Logo。這是微軟首次以來在公司Logo中添加一個象征符號,一個包含四種拼貼顏色的方格設計。Logo中的四色設計――藍、橙、綠和黃也暗示了這些曾與微軟長期有關的四種顏色。
三、IBM
1911年,國際記時公司(ITR)和計算機度量公司(CSC)合并,組建了新公司計算-制表-記時公司(CTR)。1924年,CTR將公司名稱變更為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當時,IBM主要生產打孔機、天平以及絞肉機等產品。上世紀40年代末,IBM在當時的CEO托馬斯?華生(Thomas Watson)的領導下,開始向計算機艱難轉型。為了加速這一進程,IBM于1947年改變了標識,新標識就是IBM三個字母的打印體。
以開發大型電腦而一躍稱霸的IBM成為了業界的藍色巨人。
目前我們熟知的IBM 藍色條紋Logo 脫胎于設計師 Paul Rand 1956年的設計,藍色成為商務的代表色和IBM有著莫大關系,用水平的條紋替代了實心字符,暗示著“速度和力量”。
四、Google
1996年,斯坦福大學計算機專業研究生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塞吉?布林(Sergy Brin)聯手打造了一個搜索引擎,這就是Google的前身。他們最初將這一搜索引擎命名為“BackRub”,但隨后更名為“Google”。
Google的第一個標識由布林設計,為了設計這一標識,他特意自學了免費圖形軟件GIMP。此后不久,Google又在標識后面加上了一個感嘆號,此舉明顯是為了模仿雅虎。1999年,斯坦福大學藝術專業教授Ruth Kedar為Google設計了新標識,并沿用至今。
五、Motorola
1930年,總部位于芝加哥的高爾文制造公司(JosephGalvin和PaulGalvin)發布了廣受歡迎Motorola汽車收音機設備。該名稱是由:“motor”和“ola”組成。
此前,摩托羅拉移動一直都使用大寫的“MOTOROLA”品牌Logo。
2010年12月份,摩托羅拉將摩托羅拉移動和摩托羅拉系統拆分成兩家公司,當時“M”徽章從單色設計改為紅底白字設計。很明顯,最新的Logo采用了更加柔和的設計,可更好地吻合母公司谷歌的風格。
2013年,摩托羅拉移動公司更換了新Logo,相比傳統的“MOTOROLA”粗體和斜體,新Logo切換到了全小寫字體,另外“M"徽章以五彩繽紛形式重新呈現,而在Logo下出現了“a Google company”標語,突出這是一家谷歌旗下的公司。
六、Nokia
諾基亞創建于1865年,在不同歷史時期,該公司曾進軍不同的行業,包括造紙、物業、橡膠、機械、電纜等等。1992年,諾基亞開始進行戰略轉型,即由造紙、橡膠、電纜等傳統行業向計算機、電子消費品和電信等高科技領域轉型。
有人曾經把諾基亞和桑拿浴看做是芬蘭的象征,可見這家企業曾經有多么輝煌。從用長矛鱸魚來紀念發源地之后,諾基亞一直用字母作為Logo的主體,不過市場是殘酷的,近年來諾基亞手機的份額不斷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