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網要依靠誰?
在創辦毛豆網之前,李明老師在亞嵌教育做過十年老師。除了上課之外,李明老師還面試過幾百個來應聘做老師的人。這些應聘者有的是企業的工程師,有的是高校的老師和研究生。雖然他們都抱著“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愿望而來,可惜的是,最后卻止步于給學生試講的三尺講臺。為什么?因為但凡是個負點責任的教學機構,都要追求一個滿意率,作為老師的你不能讓多數學生滿意,那就只能請你下來。這對學生來說,是很合理的。
但是,很多人都看到了能讓80%學生滿意的老師在講臺上的光芒萬丈,卻沒有人發現還有80%的老師走下講臺時的黯然神傷。 他們具備作為優秀老師的善良愿望和技術素養,卻沒有一個演講者的口若懸河和控場技巧,事實證明即使過了很多年,他們也還是如當初一樣,在公眾場合顯得拘謹,不善言辭。這其實是做技術人的通病,特別是IT工程師,和機器、代碼、邏輯打交道多年,肯定不比那些客戶支持、現場銷售、電話客服來得收放自如、八面玲瓏。
難道說他們不是當老師的料嗎?難道做一個想幫助別人的老師一定要是一個“講”師嗎?其實在和這些老師的面試過程中,李明老師發現他們也都并不是像看上去的那么不茍言笑,通常都交流地很順暢,偶爾還會講點技術以外的興趣愛好,而且一聊就是一個多小時。可以說他們不是沒有口才,而是沒有說書人的口才,他們也不是不會控場,而是不能同時讓30個學生都滿意。因為滿意率的問題,有很多次李明老師無奈請走了一個老師后,還會有另外一批學生問李明老師,那個老師去了哪里,我們都挺喜歡聽他的課呀。
明星老師畢竟不是主流,毛豆網要成功也不是靠那幾個人。而是要依靠的正是上面的那一類人,那些無論是熱愛在線教育渴望實踐創新,還是希望鍛煉口才改變內向性格,亦或是利用業余時間賺錢補貼家用的技術宅男,毛豆網為他們專業而優厚的技術儲備找到了變現的途徑。是時候讓這樣一批充滿愛心,樂于助人的“技術
上一篇 cp
下一篇 分布式計算(二)進程間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