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cms的模型-視圖-控制器 (MVC)
來源:程序員人生 發布時間:2014-09-16 10:11:13 閱讀次數:4873次
今天給大家介紹phpcms的二次開發,本節重點介紹下
模型-視圖-控制器 (MVC),phpcms已經站在巨人的肩上了,我們要駕馭這個巨人,就必須學會phpcms的二次開發,下面由程序員人生網為大家整理的
模型-視圖-控制器 (MVC)使用方法,phpcms在開源程序中一直是佼佼者,我們必須要學會怎樣使用
MVC是一個設計模式,它強制性的使應用程序的輸入、處理和輸出分開。使用

MVC應用程序被分成三個核心部件:模型(M)、視圖(V)、控制器(C),它們各自處理自己的任務。
視圖 :
視圖是用戶看到并與之交互的界面。對老式的Web應用程序來說,視圖就是由HTML元素組成的界面,在新式的Web應用程序中,HTML依舊在視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一些新的技術已層出不窮,它們包括Adobe Flash和象XHTML,XML/XSL,WML等一些標識語言和Web services。如何處理應用程序的界面變得越來越有挑戰性。MVC一個大的好處是它能為你的應用程序處理很多不同的視圖。在視圖中其實沒有真正的處理發生,不管這些數據是聯機存儲的還是一個雇員列表,作為視圖來講,它只是作為一種輸出數據并允許用戶操縱的方式。
模型 :
模型表示企業數據和業務規則。在MVC的三個部件中,模型擁有最多的處理任務。例如它可能用象EJBs和ColdFusion Components這樣的構件對象來處理數據庫。被模型返回的數據是中立的,就是說模型與數據格式無關,這樣一個模型能為多個視圖提供數據。由于應用于模型的代碼只需寫一次就可以被多個視圖重用,所以減少了代碼的重復性。
控制器 :
控制器接受用戶的輸入并調用模型和視圖去完成用戶的需求。所以當單擊Web頁面中的超鏈接和發送HTML表單時,控制器本身不輸出任何東西和做任何處理。它只是接收請求并決定調用哪個模型構件去處理請求,然后確定用哪個視圖來顯示模型處理返回的數據。
現在我們總結MVC的處理過程,首先控制器接收用戶的請求,并決定應該調用哪個模型來進行處理,然后模型用業務邏輯來處理用戶的請求并返回數據,最后控制器用相應的視圖格式化模型返回的數據,并通過表示層呈現給用戶。
生活不易,碼農辛苦
如果您覺得本網站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可以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