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感嘆,我第一次對 Buffer(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最簡單的方式)有所想法已經差不多是兩年前的事了。并且,在我有想法的一年半前,我還在前面那家新創公司工作的時候,我注意到在創立公司的時候各種模式都有,良莠不齊。
在那段時間里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當我快樂的時候我的狀態最好。這的確很不一樣。當我心情愉悅,寫代碼就更有效率,應對問題就更敏捷,并且更容易保持專注。
尋尋覓覓,終于我找到了,對于我來說,保持快樂非常有效的幾個習慣。當我沒有 100% 感覺的時候,它們還能迅速恢復我的“藍”,提升我的愉悅水平,讓我可以繼續放大招。下面是我的 6 個習慣:
1. 早起
自己開公司的其中一項優勢就是,我完全可以自由安排時間來完成我日常的工作。
通過試驗,我發現,每天早起最讓我精力充沛和心情愉悅。一日之計在于晨,早起使得我的工作效率高,完成的工作多,這樣晚上我就能盡早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我越來越喜歡清晨,因為在清晨我能搞定很多“疑難雜癥” ,并且注意力高度集中。Gretchen Rubin 在他的《The Happiness Project 》一文中也有相似的段落:
“我每天早上 6 點準時起床,即使周末和假期也不例外。我非常享受早起的感覺。”
每天早起是需要自律的,特別是要約束自己前一天晚上的睡覺時間。現在,我能保證自己在晚上 9 點半就開始做睡前準備工作,然后 10 點準時睡。第二天一早醒來,哇塞,這感覺真棒!
2. 每天運動
“我們發現,愛運動的人比不愛運動的人心情更為愉悅,工作更為活躍。”—— Amanda Hyde
在過去的三年時間里,運動從偶爾為之變成了我的每日必修課。一開始在健身房,我都不知道該做什么,然后我詢問了我兄弟,他是個私人教練。接著在聽取了他的建議之后,我叫上我的好朋友一塊開始健身。很快,我就愛上了健身。
現在我如果不去健身的話,我就渾身提不起勁。我最近還發現了一點:運動甚至還能有助于我們解決其他領域的問題。而且,不瞞你說,是運動治好了我的失眠,讓我重回高質量睡眠的溫柔懷抱。
3.適當放松
“最快樂、最富有、最有成效的生活不光是有全身心面對手頭一切挑戰的能力,而且還得能定期把自己脫離這些包圍圈,以尋求一定的放松。”——Loehr and Schwarz,《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
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磨刀不誤砍柴工”。正如我上面說提到的,我早上能夠保證 6 點起來是因為我在前一天睡前的準備。我晚上 9 點半就會去散步,沿著我曾經無數次走過的小道慢慢行進。因為路線已經確定,我也不做別的,就只是散步,所以這反而能讓我好好放松。
在步行時,總是會有各種想法進出我的腦海,然后我發現這對健康很有益處。有的時候,我會想起那天我完成的大 case。也有的時候,我會想想如何才能保持快樂。一路上我的心情都特別平靜和放松,以致于差不多洗漱之后,頭一沾上枕頭就能睡著。無需多言,這肯定是比我一直工作,然后睡覺前面幾分鐘才關上電腦要睡得熟、睡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