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定時任務中用腳本代替可執行程序的一個好處
來源:程序員人生 發布時間:2015-07-03 09:12:14 閱讀次數:3661次
作者:iamlaosong
由于要修改導入程序,發現Linux定時任務中用腳本代替可履行程序的1個好處。
Linux服務器中有個定時履行的任務,將下載的數據導入數據庫,這樣的任務1般都是清晨啟動。由于數據結構變化或優化程序,就需要修改導入程序,而導入程序由于履行時間長,白天常常都在履行中,不能覆蓋,只能用另外一個名稱保存,要想定時任務第2天啟動時使用新的程序,就必須修改定時任務中的程序名。
如果定時任務中用的是腳本,在腳本中履行導入程序,則只要修改腳本中的可履行程序名就能夠了,由于腳本是可以覆蓋的,不影響原來履行的腳本,避免了修改定時任務的麻煩。腳本qtimp.sh:
#
#ftp get EMS data from downcenter server 10.3.10.40
#
#eidt by iamlaosong 20130205
#
DATDIR=`date -d '⑴ day' +%Y%m%d`
cd /home/oracle/bin/sdptqt
# the code of provinces
for PCODE in 11 12 13 14 15 21 22 23 31 32 33 35 36 37 41 42 43 44 45 46 50 51 5
2 53 54 61 62 63 64 65
do
FNAME=03004_${PCODE}_${DATDIR}.dat
echo ${FNAME}
./sdpt_qt1 ${DATDIR} 03004 ${PCODE}
FNAME=03005_${PCODE}_${DATDIR}.dat
echo ${FNAME}
./sdpt_qt1 ${DATDIR} 03005 ${PCODE}
done
其中sdpt_qt1就是新的程序,原來是sdpt_qt。
寫完了才想到這個好處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只是1個方法而已,畢竟修改定時任務也很簡單。
生活不易,碼農辛苦
如果您覺得本網站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可以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