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和以前百度的另一個知識點一樣,我真不明白網上那些人要做什么,明明很簡單的事,干嘛非要講的那么復雜,就是為了讓人覺得你很高手?很厲害?
名稱:隨便起的,基于好記的原則,你的什么應用在使用這一條端口轉發,你就寫什么吧,不然以后自己都忘了。
協議:這個不用說了吧,不是TCP就是UDP啦,你的應用是用什么協議來傳輸就寫什么吧。
主機IP:這個怎么說呢,簡單的說,就是你物理機的IP,比如我這一臺“192.168.1.114”,我的虛擬機是就裝在這一臺物理機上的,所以,上面還有一個虛擬機產生的網卡,地址“192.168.56.1”,我不知道用這個來映射行不行,反正這一個行的,另一個也就不試了。
假如和你同在局域網的另一臺來訪問你這臺上的虛擬機上的服務,用的也是你這臺的物理網卡的IP,大概就是這么個意思。
主機端口:隨便使用不被占用的就OK,為了方便記,還是和后面的子系統端口用一樣吧(如果沒有被占用的話)
子系統IP:就是你虛擬機的系統里網卡的IP
子系統端口:一般特定的服務是對應特定的端口的,看你的設定。
看圖,總之一句話,外面來的訪問,訪問了你的“192.168.1.114:5900”,這個訪問會被VirtualBox映射到虛擬機的“10.0.2.15:5900”上。
這是虛擬機上的操作,實際內網和外網的IP地址映射也就是這么個原理。你訪問某個網絡對公網的IP:Port,接受到這一請求的設備(交換機?路由器?能有映射功能的就行!),會根據規則把這一請求拋轉到真正應該響應這一服務的內網計算機上,進行處理,處理后的結果再按相反的通路轉回公網上的請求計算機。
好吧,我還是想罵一句,就TMD這么個簡單的破事,用得著非要顯得這么高深嘛!你寫的明白一點,別人看的清楚一點,你TMD會死啊!(文筆不好,表達不清楚的可以原諒,故意的應該被凌遲!要么你干脆不要寫了!)
閱讀更多“虛擬機”的攻略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