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溫了1下《現代編譯原理》這本書,感覺與大學學習的時候,完全不是1個味道;深入的曉得理論聯系實際的感受,瞬間有1種“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10步,豁然開朗”的愜意感!
編譯器將匯編或高級計算機語言源程序(Source program)作為輸入(注:目前本人接觸到的大多是C/C++編譯器/匯編語言編譯器),翻譯成目標語言(Target language)機器代碼的等價程序。源代碼1般為高級語言 (High-level language), 如Pascal、C、C++等或匯編語言,而目標則是機器語言的目標代碼(Object code),有時也稱作機器代碼(Machine code)。
1個現代編譯器的主要工作流程:源代碼 (source code) →預處理器 (preprocessor) →編譯器 (compiler) →目標代碼 (object code) →鏈接器 (Linker) → 可履行程序 (executables)。
具體感受就不多說,但突然明白了之前想不通的Question,真的是1種莫名的享受!還有《深度探索c++對象模型》這本書也挺帶勁的,雖然有些地方還不太Understand,但我會1如既往的“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