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薪酬體系有這么幾個很成心思的事實。
1. 入職時,起薪倒掛。這個僅限于社會招聘。這意味著,除非是公司花大力氣挖你,不然你基本沒甚么議價能力。原來有多少工資,到了這里,只要比原來的工資有1定增幅(比如10%),那末hr就基本不會再妥協。
2. 每半年1次打績效,由自己的直屬領導打分。績效得1的在全公司都是鳳毛麟角,由于有比例限制。
得1就能夠取得很多獎金,正常獎金數*1.8~2的提升。得2的表現比較優良,名額會比1更多1些,獎金*1.5左右。得3是正常,獎金無變化。得4是表現略差,獎金可能會有所下降,系數在0.8左右。得5就是領導讓你走人。
另外,決定終究獎金數的系數有很多。即便你的績效看著不錯,但是老板和hr也總可以通過其他很多個系數調劑你的獎金數。
3. 入職后,每一年有兩次升職的機會,3月1次,9月1次。試用期(半年)未過的沒法參與職稱評定。
試用期結束后的第1次升職機會,需要先定級,比如進來是4,這1次要肯定1下確切是4,也算占用了1次升級機會了。3⑸的提升都比較容易,1般管理自己的m2通過就ok了。5⑹的提升需要m3推動。6以上的提升需要在公司范圍內評比。
績效取得1或2的,1般提升沒有問題。3需要看運氣。4或5不參與提升。提升時,除非表現特別優良且老板格外賣力,1般很少有連升兩級的情況出現。
4. 入職后,工資每一年有1次普漲的機會,在q1,3月調劑,4月公布。1般來講,普漲的幅度在15%。
這就意味著,很多時候稅前工資漲了,稅后工資卻只變了幾百塊。表現特別好的(如提升或績效高),漲幅會更高。但是,老板的大盤子總數是1定的,甲漲很多,就必定會有1個乙漲得少。
5. 不同職能分為不同序列,各個序列從1到12不等。
不同序列的話語權和地位從高到低是:m(管理層)>t(研發)>p(產品)>p(運營)=u(設計)>b(商務市場等)。只有m有管人的權限。
6. 每一個序列內,1般應屆生入職就是3到5相當于1線小領導,6就是比較高級的人材,7以上很了不起。全公司最高的p是12,只有1個,躋身estaff。
雖然看上去是hr在控制著這些,其實hr不過是規則的制定人,而決策權依然在老板手里。很多時候,hr不過是替老板背黑鍋。
所以,你需要讓自己的老板很高興。讓老板高興不過這么幾種辦法:
1. 工作做得格外好,讓老板有事跡;
2. 情商很高,讓老板開心,工作不出錯;
3. 背景硬。
固然,最后這幾點,不但在這里。只要你是出來混的,只要你還不是老板,你都不能不遵照。
轉自:挨踢8卦女
下一篇 WCF 之 消息交換模式